党群风采

党群风采

实践总结 | 以实践之道,谱人生之歌——澳门永利5335cc“凌云”计划北京实践团赴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23-08-13


 20236-8月,澳门永利5335cc“凌云”计划实践团赴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北京亦庄办公区)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淬炼青春力量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以下简称CIKD)是2015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设立的,20173月正式组建。同年8月,CIKD正式启动运行,习近平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分别专门致信祝贺成立。CIKD的宗旨,是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结合各自不同国情,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以多方式、多途径推动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互鉴中贡献中国发展的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努力成为中国发展知识高素质研究者和有效交流者,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的重要成员。


01 分工协作,凝心聚力


 实践伊始,实践团的四位成员到任各自所属处室,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王之圣和吴韬文同学主要负责协助有关发展主题项目的实施,筹办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王艳瑜和何书馨同学主要负责整理研究资料,翻译文献资料,协助筹办中国-中亚、中国-非洲发展知识交流会议,以及组织实施援外培训项目。

 CIKD作为发展知识的传播者与分享者,不乏各种高水平的有关发展主题的国际交流会议和工作坊,需各部门协同参与。在大型国际交流活动期间,不同处室的同学们便会协同办公,互帮互助,不断提升个人的国际化视野,增进团队友谊,凝心聚力,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吴韬文同学在中国-中亚发展知识交流会留影)


(王之圣同学在工作)


02 见贤思齐 学无止境


 见贤思齐,学无止境。这是实践团成员从CIKD老师们那里学到的重要一课。CIKD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卓越的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无一不激励着同学们不断提升自我,以进取和拼搏的姿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CIKD交流活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未来”会议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各机构的代表们针对双方开展的能源合作展开热烈讨论,为解决区域乃至全世界能源问题,促进能源安全,推动建立公平互惠的国际能源体系建言献策,与会成员们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与建设者,所展现出的崇高的理想、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也激励实践团成员们向着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梦想不断前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了埋下了一颗颗“做世界公民,为世界服务”的种子。


(何书馨同学(右二)参加“一带一路”倡议下共享发展经验研修班)


(王艳瑜同学在参观CIKD展厅)


(嘉宾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交流会上分享发展经验)


03 以严谨之心 行细微之事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罗兰

 在来到CIKD之后,实践团成员们才真正理解了罗曼罗兰这句名言的深意。CIKD的工作要求结合宏观与微观,兼顾大局与细节。同学们在参与筹办大型国际会议、撰写有关发展主题的重要项目材料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审核会议材料,负责嘉宾接送机、协调行程等细致性工作。正是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实践团成员们提升了对国际会议会务工作严谨性的认识,培养了一丝不苟、重视细节的工作态度,同时也锻炼了对接多方需求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CIKD,既有行政化的事务,也有极具学术性的课题研究,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多线并行的情况,有时须同时推进多项不同的任务。在“中国-中亚发展知识交流会”召开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在处理协办会议相关事务的同时,也需一并推进现有行政性或科研工作,这种多线作战的工作状态对同学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提升自我的锻炼机会。凭借着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同学们顺利完成了CIKD交付的工作,彰显外院学子卓越的工作素质和优良的精神风貌。


04 沉淀反思,及时复盘


 在实践的后期,实践团指导老师、澳门永利5335cc团委书记杨丹旎来到CIKD,与中心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培训咨询处副处长申秋和办公室钟声开展座谈交流会。会上杨丹旎老师详细介绍了澳门永利5335cc实践育人的培养体系,并表示期待在未来能向CIKD输送更多的实践人才,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外院学子的实干能力和国际化素养。CIKD老师热切回应,并对各位同学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做了简要的点评,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学们也利用这一次宝贵的机会及时复盘了自己的工作,将在CIKD收获的点点滴滴沉淀下来,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凝练成心态和能力上的进步,继续前行,迈向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


CIKD老师给杨丹旎老师介绍中心发展历史)


(杨丹旎老师与CIKD老师展开座谈交流会)


(实践团成员在CIKD留影)


实践团成员与CIKD老师合影


 这次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的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培训咨询处的工作,协助援外培训的开展。从筹备策划到会场活动再到收尾总结,我参与了援外培训的整个工作流程。这样的深度参与,让我感受到工作中很强的逻辑性——不仅仅是为完成任务,而是通过关联性优化当前工作并为后续做准备。这样的逻辑性也让我认识到我所做工作的价值,每一步都为办好援外培训、推动知识共享和友好交流而努力。而在增进交流、提升参与度和体验感这一层面,我也从参与者的反馈中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总的来说,在本次实习中,我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多线程工作处理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在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收获颇丰。                       

——何书馨

 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综合处和办公室的实习阶段,我负责参与撰写2023年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中SDG3部分,调研并梳理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健康不平等、气候变化等议题研究报告,协调处理“中国-中亚发展知识交流会”会场相关事项等。在这个过程,我以“中国视角”了解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从科学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认识到了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在语言运用、科学研究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王之圣

 通过此次在CIKD交流处和研究组织处的实践,我不仅锻炼了外语的沟通交流技能,将先前在国精班课程中所学的国际会议、跨文化交际等知识付诸实践,还拓展了自身对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研究视野,可谓收获满满!                        ——王艳瑜

 作为团队内唯一一位非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的学生,我原以为我在CIKD的工作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是被安排许多边缘性的工作。但是CIKD老师们一视同仁、充分信任、乐于分享的态度深深鼓舞了我。在CIKD,我会负责有关发展主题的项目的核心资料的收集、撰写和审校,同时也会参与到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的筹办工作中来。在接触这些核心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的国际化视野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段宝贵的实践经历也对我未来的择业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吴韬文


 以实践之道,谱人生之歌。在CIKD实践的这段时间里,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探索了国际发展前沿的一角,同时也亲眼见证、亲身推动了一个个原本只存在与书本和课堂上的理论、项目、课题的落地,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交流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交流的目标是普惠与发展。唯有交流,方能发展,这既是CIKD设立的初衷,也是每一位青年学子应始终牢记的责任与使命。



文案 | 澳门永利5335cc“凌云”计划北京实践团

图片 | 澳门永利5335cc“凌云”计划北京实践团


澳门永利5335cc团委

2023813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